以下内容转载自重庆大学公众号,内容为朱万全博士访谈:
在当代科学的广阔领域中,材料科学无疑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分支。发现不同温度下物质形态的奇妙变化,抑或探索不同晶粒之间的“亲疏远近”,都是“材料”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想要发现材料世界的宝藏,需要付出常人之所难及的努力。在探索材料魅力的道路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朱万全一走就是十余年。他说:“我有时也会深深被大自然中的奥秘所震撼,并有种强烈的欲望试图理解它,但限于天分,这个过程通常较为漫长与煎熬。通过这件事我深知我只是一个保持着普通宇宙生物最本质爱好的普通人。”
但他的经历,让我们得见一位真正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盗取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秘宝藏”,不断拓宽人类认识的边界。2023年12月,2022 Acta student awards (Acta学生奖)正式发布,朱万全荣获此奖项,是这次全球14位获奖者之一。自2012年来到重大求学,朱万全已在重大十年有余。在这漫长重大的学术旅程中,他不仅积累了学识与经验,更在个人成长上收获满满。
点滴炬火,汇成热爱
谈起和“材料”的缘分,朱万全幽默地说自己是“子承祖业”。“我的祖父是一名金属机械工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他说一系列金属元素的名称,叙说自己如何锻造大型金属零件接触到一些金属材料与工具。”虽然幼时的记忆珍贵难忘,但这并不是朱万全选择材料专业的真正原因。“我在选专业时就像一张白纸,对各个学科其实并无特别具体的认知。但一旦我做出选择,我的宗旨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如果说“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让他在探索中逐步培养起兴趣,发现触碰知识边界、探索科学前沿的快乐,那么真正让他投身材料并长久深造的,实则是学界一个又一个勇攀高峰的前辈学者。其中,对朱万全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他的导师黄晓旭教授。“本科期间参与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科研’。那时我们进行的是最基础的文献阅读工作。阅读时,一篇发表在《SCIENCE》关于纳米材料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我给这篇文章的作者发了一条极长的短信。当我以为这条短信将‘石沉大海’时,这位作者却耐心而又详细地回复了我的疑惑。我常说‘缘’妙不可言,因为正是他的耐心回复鼓舞了我,他认真、细致而又关怀后辈的治学态度影响了我,让我踏上‘材料’这条奇伟瑰怪之路,而这位作者就是我后来的导师,黄晓旭老师。”
谈及导师黄老师,朱万全心中充满了敬佩。“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还是我们的领路人。”黄老师的渊博学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会关注到文章的每一个细节,帮助我们不断改善和修正。”同时,作为一名教师,黄老师也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老师经常与我们分享最新的科研文献,鼓励我们关注科学前沿,并在细节上给予精准指导。”在朱万全看来,黄老师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楷模,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让他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方向。
用“大视野”,做“大科学”
每天早上八点,当你经过重庆大学A区综合实验大楼,你会看见无数步履匆匆的科研人;临近深夜零点,如果你碰巧从此路过,你也会看见闪烁着几盏灯光的实验大楼,和一群仍在与实验数据鏖战的勇士,朱万全也是其中的一员。2022年6月,朱万全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成为重庆大学超瞬态装置实验室中的一名助理研究员。从求学的“学生”转变为一名学术“青椒”,朱万全从导师黄晓旭身上,也悟得成为一名“大科学家”的必备素质。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无论是在组会上,还是在学术会议上,黄老师的发言总是能从高屋建瓴的角度,给我‘指点迷津’。不仅如此,黄老师的言传身教更让我知道,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不应只是埋首书斋,更需要观照社会需求,做‘真正’的学问。”
谈起获奖文章的研究对象,幼时的亲身体验和理解让朱万全对自己当前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他十分感慨地说起“材料强国”的重要性。“在我祖父那个年代,由于现实技术的局限,他们只能通过重复尝试后积累的经验来调控金属的微观组织,进而提高其性能。”这种方式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十分依赖于工人的熟练程度和个人经验,试错成本也较高。“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着眼于开发全新的材料表征方法,虽然是从表征意义上去看待材料,但相比从前有了巨大的进步。就像皮影戏一样,传统材料表征方法基本上是二维的,就像皮影戏一样,只能看到材料内部三维微观组织的影子投影。而我们的技术,像更新了一代的眼睛,能够更全面地、从三维更加真实地观察到材料的内部。有了这一利器,我们将摆脱我们父辈使用的、大量试错的材料制备方法,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材料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抓住材料的‘基因’,我们就能缩短研发新型材料的周期。”
他以形象的方式比喻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就像人际关系中有朋友、敌人和陌生人一般,材料中之间各个晶粒的关系也有亲疏远近。“当你利用我们新开发的方法,在一次实验中辨清了材料中各千千万万个晶粒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好这些关系,我们就能对其材料做出更好的迭代更新,进而提高材料的性能。”朱万全指出,虽然这是一门偏向理论层面的技术,看似与社会现实没有直接的关联。但这个技术一旦成熟,并且普遍地投入使用,那么就会对各种金属材料性能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以高铁铁轨为例,“铁轨表面经常有时在长时间服役后表面会出现裂纹,或者还有失效的风险。这时就需要可以通过我们正在研究的实验方法,对铁轨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三维表征,得出裂纹萌生的可能原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帮助提升铁轨的性能,从而促进更好钢轨的生产。”
从外在到内部,从表象到本质,让人们得以真正认识材料、利用材料,就是他们工作最大的意义。“于我而言,获得这个奖当然是对我当前工作的肯定,但更是来自全世界的十多位材料学专家对我们课题组目前所做工作的充分认可。十余年来,我们纳米金属与先进表征课题组在黄晓旭教授的带领下,自主开发了透射电镜三维取向成像技术等多种先进表征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解决了一些材料表征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而且对材料科学的许多老问题、新问题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新见解。这次的获奖让我们验证了这些技术的重要性,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也会围绕这一方向继续展开。”
在团队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说起此次获奖的感受,朱万全也特别提及团队凝聚的巨大力量。“能够获得这个奖我感到非常幸运,但我深知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课题组所有老师、同学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与坚持。”“团队”之于朱万全而言,不仅是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地方,更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刚进入大学时,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但现代科学活动对科研工作者的要求不再是‘甘坐冷板凳’的无言,更要求你去积极地和他人沟通、协调与合作,这是成为一个‘大科学家’的必备条件。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
朱万全特别强调了团队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我们的团队布局非常清晰,每个人各司其职,但又在研究方向上互有交叉。”在他看来,这样的团队结构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为每个人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所在的团队,由多位老师和数十位学生组成,涵盖材料加工、理论模拟等多个方向。在他看来,团队中成员分工明确,又相互支持,是推动科研进步的关键。每个成员的独立研究不仅贡献于团队的整体目标,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在其中的成长。
进入“团队”后的协作、沟通与互动不但让朱万全在学识和研究上有着飞速的提升,更深刻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使他变得更加自信、开放。现在的他已经褪去了初入大学时的青涩,能够自如地与其他团队合作、帮助导师筹办学术会议。在各大会议中,他也能主动、积极地与相关学界研究者积极交流,及时解决当前研究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让自己的研究向更完美迈进。
一位“生活哲学家”
“思考”作为习惯,已经从朱万全的科研工作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之余,朱万全爱看书、爱听音乐、爱读诗、写诗、爱和新事物打交道,也爱和父亲谈人生感悟,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哲学家”。
朱万全坦言,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他几乎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娱乐消遣。“我现在基本上就是早上八九点到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家。”尽管如此,他还是会尽力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这种劳累与充实交织的生活,反映了他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但忙碌之余,谈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时,朱万全提到了文学和音乐。“我没有特别钟爱的书,但每本书都能给我带来一些东西。”他认为,文学作品对个人的心灵滋养和情感丰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他也提到了对音乐的喜爱,尽管时间紧张,他仍然尝试在生活中融入音乐的元素,给生活增添一点浪漫与艺术。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更让他看见人类文明与情感的重要性。“人类的情感和文化背景非常复杂,它们不仅仅是理性的,还有很多感性的成分。”在此基础上,他十分强调人文社科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人文素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看待社会事件,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素养去理解世界、认识社会。”
在他的生活和科研之路中,也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和人文关怀。“我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老师,虽然不热衷文学平时工作较忙,却常常时不时也会抽空与我讨论人生感悟。”这种父子间的深刻交流,不仅增进了他们的关系,也在朱万全心中埋下了“沉思”的种子。“思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只有认真思考自己的来时路,才能不忘初心、坚定地继续前行。”同时他也指出,“思考很重要,但实干同样重要。只有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这种坚持不懈的实践精神和深入思考的习惯,是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
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朱万全对年轻一代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好像现在大家都在经历着迷茫,在同辈压力下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他强调,“适当沉淀很重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更加重要。不要盲目地去跟随别人的道路——别人成功的路,不一定适合你。”他鼓励年轻人多探索,多尝试,在不断地实践和尝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多元化探索”“肩负时代责任”以及“学会感恩”是他留给所有青年学子的三个关键词。在重大走过的漫漫求学路,不仅让他在探索中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让他肩负时代责任,力求科研报国,更让他在温暖的善意和不断伸出的援手中感受世界的美好。